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小说精彩章节试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小说免费试读

作者: 妙笔入梦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08-05 05:16:05

状态: 连载

字数: 4.71万字

阅读人数: 7.7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洪武四年,天下凋敝。扬州更是饿殍遍地,百姓甚至易子而食。朱元璋为了解民间疾苦,微服私访至上沪县。意外发现这里商业繁荣,百姓生活富足,县令大肆赈济灾民。朱元璋大喜,以为此地县令李进,乃是治世能臣。可当他看到那碗救济粥时,却傻眼了。只见那一碗粥里面,半碗都是沙子。这县令还买卖人口,贪污受贿,参与走私。.

【目录】

第一章 扬州易子而食,朱元璋欲往上沪县

第二章 上沪县实验小学,幼有所学,大同之治

第三章 升国旗,唱国歌,何谓大明风华?

第四章 自由之城,上沪县盛况

第五章 赈济粮里掺沙子?这县令还是个人吗?

第六章 要见县令?得交钱!

第七章 县令的赈济之法,朱元璋暂住上海县

第8章 白金汉宫的奢华,朱元璋的消费账单

第9章 县令提高三倍商税,商人们纷纷称赞

第10章 李进审案

第11章 狗县令官官相护?

第12章 自由之城?罪恶之都还差不多

第13章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第14章 进店还要会员?咱从未见过

第15章 斗兽场内群魔乱舞,这些还有人性?

第16章 人虎相争,朱元璋震碎三观

第17章 买卖人口?交税即合法!

第18章 李进拒见朱元璋

第19章 清明上河图?本县令有三份

...

第20章 奴隶贸易灭绝人性?后世会记住本官2024-08-05 05:16:05

【原文摘录】

朱元璋同样是面容悲戚,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吃我的...我的孙子,我吃...我吃他的孩子,易子而食啊!!”

周围的朱标朱棣刘伯温等人,全都是沉默低下了头,不忍心再看老人家痛不欲生的样子。

朱元璋忍不住深吸一口气,眼泪不知不觉划过了他的脸颊。

咱的大明怎么可能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这里面肯定有贪官作祟,就是因为这些贪官,才让国家如此之贫,苍生如此之苦。

咱一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贪官。

等朱元璋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眼底闪过一抹杀机。

“你们的知府大人呢?他现在在哪?”

正在这时,一名身着破烂官袍的中年男子,慌慌张张的朝这边跑来。

“扬州主簿鲁明义参见皇上!”

朱元璋认认真真打量着这个所谓的扬州主簿。

大红的官袍已经被泥泞沾染的破烂不堪,内衬穿着灰色的衣衫,仔细看的话,灰黑的颜色都已经包浆了。

衣衫到处打着补丁,就连鞋子也全都是补丁。

这么看来,这个鲁明义并不像是一个贪官。

“鲁明义,扬州过去乃是鱼米之乡,现在怎么却是这么一副场景?”

鲁明义朝朱元璋拱手道:

“启禀皇上,这些年扬州战乱不断,饿殍满地。”

“从至正元年起,扬州的百姓就开始到处流亡,即使有地也没人愿意耕种。”

此话一出,朱元璋顿时怒不可遏,喝道:

“胡说八道!”

“就算是至正年间朝廷腐败,可是新朝建立之后,难道你就不知道招抚流民,开垦荒地吗?”

“以咱看来,就是你这个当官的无能!!”

听到这话,鲁明义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赶忙解释道:

“此事另有隐情,请皇上听我微臣解释。”

“不是微臣不愿意招募流民,而是附近的流民全跑去了上沪县。”

“那上沪县县令更是喊出口号,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关怀关爱每一个流民。”

“不是微臣不尽心竭力,而是实在争不过上沪县。”

听到鲁明义的叫屈,朱元璋的兴趣却是被提了起来。

“上沪县?”

“伯温,我记得上沪县好像属于松江府管辖吧?”

“正是!微臣前几年还去过那里,十分的荒凉,周围全是沼泽地。”

刘伯温回忆起前几年路过松江府的情形,感觉和现在的扬州应该差不多。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话,登时觉得这个鲁明义在骗他,大怒道:

“鲁明义,你竟敢欺骗咱!!”

“难道你觉得咱会相信,上沪县那么偏僻的地方,能收拢下这么多灾民吗?”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扬州易子而食,朱元璋欲往上沪县

 

朱元璋也是眉头紧锁,摇了摇头,说道:

“具体多少,咱也不知道。”

“可是这几年,战乱频繁,如果李进真的如鲁明义所说,那他至少招收了十多万百姓。”

刘伯温这个时候却是插话道:

“只怕不止这么多人。”

“我听说,这李进为了招募流民,出了很多惠民的政策。”

“只要是赶到上沪县的流民,每人每天至少能够喝到三碗大米粥。”

“不仅如此,凡是愿意落户上沪县的百姓,每户更是发放三两白银。”

“而那些不愿意回归上沪县的百姓,则是一律全部没收田产。”

“他这一顿操作下来,不管是不是上沪县的本地人,全都朝上沪县涌去。”

“这么多年下来,只怕得有数十万百姓定居上沪了。”

朱标被刘伯温这一番言语惊住了,没想到这李进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敢招收这么多的百姓。

朱棣更是大声叫好道:

“好,这李进竟然凭一己之力,赈济了数十万百姓,实在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元璋也是抚须微笑。

如果李进真的能救活数十万百姓,那李进也算是能臣干吏了。

马皇后轻轻挑起帘子,甚至还能看到不少的百姓,拖家带口朝着上沪县前行。

看到这一幕,马皇后长叹一声,说道:

“看样子上沪县的传闻非虚!!”

所有人顺着马皇后的目光看去,看到这么多流民往上沪而去,他们觉得这个李进,的确不简单。

.....

马车在颠簸中不断前行,临近晌午,几人终于是快赶到了上沪县的境内。

马车内的众人,在听到百姓的交谈声后,嘴角也是微微弯起。

在扬州经历的一幕,实在是太揪心了,相比较而言,这里轻松愉悦的氛围,更让众人感到身心愉悦。

“大哥,你听外面这是什么声音?”

正在这时,朱棣仿佛听到了什么,朝朱标大声询问。

朱标忙凝神静听,竟然听到一阵阵孩子朗读的声音。

听了一阵后,朱标有些迟疑的学着说道:

“啊喔鹅衣乌鱼?”

“这是什么儿歌?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别说朱标了,就连朱元璋和刘伯温都没有听说过。

朱棣忍不住好奇,将头探了出去,想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朱元璋和马皇后,也缓缓走下了马车。

朱元璋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出现在自己眼前的竟然是一座六层的高楼,看上去高达十数丈。

楼房通体灰白色,结构四四方方,好像一个大棺材。

不仅如此,这高楼的占地面积极大,怕不是得有数十亩地。

在这些楼层里面,朱元璋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房间。

—— 引自章节:第二章 上沪县实验小学,幼有所学,大同之治

 

这些孩子小的看起来有六七岁,就算是最大的孩子,也不超过十二三岁。

但是无一例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又到了升旗的时候了,每次到升旗的时候,我就忍不住驻足观看。”

“是啊,说来也怪,就那一个小小的旗子,天天看,日日看,我竟然看不腻。”

“别说是你了,咱们大家伙有哪个看腻的?我现在每天都还会早起,观看咱们县里的升旗呢。”

周边的百姓,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小学里发生的事情。

但是朱元璋一行人,却没有一个能听懂这些人在说什么。

“升旗?升什么旗?”

朱元璋感觉自从来到上沪县,他的脑袋都感觉不够用了。

朱标和朱棣两人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道这升旗是何意。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却看到从楼上跑下来的学生,百川入海一般汇聚在教学楼的操场前。

这个时候,朱元璋才注意到,这小学门口竟然放着一个高高的旗杆。

在旗杆之下,则是一块巨大的广场。

这广场显得极为的平坦宽敞,同样是灰白色,与马路上和高楼的颜色是一致的。

更令朱元璋吃惊的是,这些小孩子在进入广场后,迅速组成了一个个大小一致的方阵。

这些方阵的排列组合,竟然隐隐有种军阵的感觉。

而这些小孩子列阵的速度,更是让久经战阵的朱元璋都大为吃惊。

“伯温,这私塾的山长必然是一位从过军的人。”

刘伯温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作为军事家,刘伯温自然有着极高的军事眼光。

“能将孩童都训练的如此有素,只怕非是等闲之辈。”

“当!”

就在朱元璋二人惊叹之间,却听到又是一声钟响。

原本闹哄哄的方阵,突然为之一肃。

片刻间,操场上瞬间哑然无声。

朱元璋见到这一幕,心中更是泛起惊涛骇浪。

令行禁止,这山长只怕能称为用兵大家了。

升旗仪式继续进行,只见从学生方阵中间,缓缓走出一队学生。

这些学生身高普遍高挑,个头高矮一致,迈着奇怪的步伐,手中拿着一杆卷起来的大旗,一步一步往旗杆下走去。

虽然那些步伐看起去极为奇怪,但是却给朱元璋一种别样的美感,显示阳刚之气十足。

恍惚间,朱元璋竟觉得,这就是真正的军人。

“升旗仪式正式开始,敬礼!!”

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喊,响彻整个操场,而所谓的升旗仪式也正式开始。

“刷”的一声,上千名孩童的右手顿时举到头顶,看上去震撼无比。

这还没完,一阵阵稚嫩的嗓音,缓缓在校园里想起: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升国旗,唱国歌,何谓大明风华?

 

朱元璋疑惑的看向刘伯温,毕竟当初刘伯温也是来过松江府的。

刘伯温却是坚定了摇了摇头,说道:

“从来没有!”

“那这肯定是那个李进搞得,继续前进,咱倒要看看所谓的自由之城,是个什么样子?”

朱元璋对上沪县可谓是十分的期待。

沿着进城大道没走一会,朱元璋却觉得哪里好像不对。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上沪县怎么没有城墙?”

此话一出,一行人顿时惊醒。

对啊,这上沪县怎么没有城墙,难道自己等人还没到上沪县城内?

刘伯温在旁边又提了一嘴:

“不仅没有城墙,进入上沪县还没有人检查路引。”

自从朱元璋的户籍制度建立之后,路引是每一个外出之人必备的东西,要不然就出不了远门。

但是在上沪县竟然没人查这个东西。

朱标这个时候给出了一个解释: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上沪县号称自由之城。”

朱元璋闻言,却是说道:

“咱们还是往前走再看看吧,说不定还没有进入上沪县城内呢!”

可是刚往前没走多久,朱元璋就忍不住瞪大着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

只见宽敞的大街上,到处都充斥着人群,这些人有说有笑的在大街上走着。

“走一走,瞧一瞧,这里的衣服真时髦!”

“停一停,看一看,漂亮的衣服便宜卖!”

“大甩卖!大甩卖啦!今天商场的东西便宜卖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不要998,不要98,只要38文。漂亮的衣服立马就能带回家。”

“清仓大甩卖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买到就是赚到!!”

朱元璋目瞪口呆的看着街道两边到处叫卖的声音,仿佛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身后朱标等人,也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张大着嘴巴看着眼前的一切。

“几位,这里是步行街,马车不能通行。”

“若想逛街,请将马车寄放在旁边的车马行!”

就当朱元璋等人在路边观望之时,一名男子却走上来提醒他们,这里马车不能通行。

经过提醒,朱元璋这才注意到,这条街道上的人竟然全都是步行的。

“谢谢提醒,我们这就离开。”

马皇后道谢后,就拉着朱元璋等人离开了。

随后,几人就乘坐马车继续坐在马车上,在县城里逛了起来。

上沪县的大街极为宽阔,中间四个车道是给马车走的,两边的街道是给行人走的。

即便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可是却不觉得一点堵塞。

不仅如此,在大街上各种小吃,应有尽有。

街道上的门面,开启了大大小小的店铺。

—— 引自章节:第四章 自由之城,上沪县盛况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妙笔入梦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